"戰火紛飛,英雄四起,歷史穿梭回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戰國,吳王闔閭在太湖之濱筑起古城一座,水路縱橫,玲瓏婉約,獨具魅力。回往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古城姑蘇依舊靜臥在江南水鄉,吟唱著一曲曲古韻今風的清詞水韻。
歌聲、琴聲不絕于耳,隱約間我捕捉到“崇文”的字眼,崇文,無疑是蘇城清詞中最文雅婉約的一曲。悠悠歷史長河中,惟獨蘇城撐著歲月的長篙,至今漫溯在五千年中華文明里。水鄉沃土,人杰地靈,一張張歷史的面孔慢慢浮現在記憶的長卷,訴說著逝去的歲月。一柄寒劍,叱咤風云,一身盔甲,君臨萬敵,春秋吳王在此雄振霸業,從此歷史留下了吳國的痕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憂國憂民的范文正公幽幽長眠于漫天飄飛的紅楓之下,在天平山麓延續著曠達博大的胸襟。卷卷山水潑墨,花鳥蟲魚揮灑于眼前,靈氣逼人的唐寅攜吳門畫作而來,而在他身后,我望見沈周、仇英以及文徵明正輕鋪畫紙,研磨執筆,描摹出姑蘇的點點滴滴。無論在哪一條大街小巷,蘇城的每一處意象都能牽扯進無數的歷史曾經。
曲曲清歌古韻間,又傳來“融合”與“創新”的聲音。的確,蘇州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結合得是如此自然緊密。置身于高聳簡約的現代建筑間,不經意的回眸,竟能望見高樓上點綴的扇扇雕花小窗,掩映著鏤空的蒼松翠竹,古樸婉約的氣息便充斥在每個人的心間。行走在寬闊的柏油馬路,停下腳步,遠處橋影流水的詩意又將蔓延于心,天空與水色一同迷住了視線,飄飄乎間仿佛又望見古人的身影浮現在眼前。一頭扎進繁忙的都市,迂曲穿過一條條小巷,如“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一隅精致婉約的古典園林便呈現在面前。再看不斷發展的新區園區,努力吸收著優秀國際文化與頂尖技術,繼承與創造出蘇城獨具魅力的城市經濟。融合與創新為這座悠悠古城注入了更多生命與活力。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先人的告誡深深凝入了蘇城的內心。穿梭在黑白相間的石板小巷,欣賞沿河人家的平淡生活,感受著蘇城的寧靜淡雅。閑來傾聽梧桐更兼細雨的曼妙聲響,又或徜徉于精致小巧的古典園林,待游人離去,獨望夕陽西下,余暉掩映在碧綠的翠蔭,一種寧靜而悠遠的意境縈繞身心。這便是蘇城的美,蘇城的精魂,美,卻不張揚,靈動,卻不悸動,。她的目光平靜而睿智,她的目光悠遠而深刻,總是寧靜而內斂地洞察著社會與世界,看準揚帆的時機,穩重而儒雅地搖一櫓清波前去。
這便是蘇州,寧靜而充滿活力地前行在時代的河流,伴著曲曲古今千年的吟唱,生生不息,永不漫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