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老師,那我一定不要好為人師。在這個世界上,哪怕是當老師,也是需要平等交流的。當你站在一個道德制高點上去要求別人時,你也就成為了一個失德的人。
道德是用來要求自己,而不是評價別人的。假如我是老師,我一定要努力和我的學生們成為朋友。只有成為了朋友,我才有可能和他們進行平等的交流與對話,才有了影響他人的力量,才有了被人稱為老師的資本。我以為教師資格證不是當老師的潛在標準,當老師的潛在標準應該是這個人有影響人的魅力。
當你發(fā)現(xiàn)那個人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兒,都可以成為你學習的對象時,那個人自然而然就成為了你的老師。你會不自覺地關(guān)注那個人,你會不自覺地想要了解每一件事情在那個人是如何處理的,你會不自覺地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效仿這個人。
“三人必有我?guī)煛币嗍钦f老師就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我們的老師,只不過三人行里的老師,不一定做得都是榜樣的角色。在生活中,許許多多令我們嗤之以鼻的人,也可以成為我們的老師,這些老師以他們本真的面目在我們生活中出現(xiàn),我們看見了,引以為戒。
假如我是老師,我希望自己是一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老師,這樣我才可以影響到我身邊的人,這樣我才有可能讓身邊的人將我尊稱為“老師”,這樣我才有可能有朝一日被人尊稱為“先生”。
假如我是老師,我會繼續(xù)像一位學生一樣去學習,只有不斷地學習,我才有可能一直都被人當成是一位老師。當一位老師已經(jīng)停止學習了,那這位老師也就可以去退休了,不學習的老師絕不可能被學生尊稱為“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