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神鳥金飾猶如沖破迷霧的太陽,炫麗的光彩透過千年的掩埋——外層翩翩翱翔的太陽鳥象征四季更替,內層光芒寓意十二個月周而復始。你瞧,“和諧”的理念蘊藏于文化瑰寶中: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先民們在生產生活中歸納出自然節氣等規律,適應自然,達到和諧共處。太陽神鳥在深層次更是先民對自然運行規律的敬畏、對自然的崇拜與自身價值的肯定。古蜀人尚且從藝術珍品中向世人展現講信修睦的和諧理念,現代仁人志士又豈甘落后?你聽,“21世紀什么最重要?和諧”的口號響斥云霄。你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以“和諧城市”的理念來回應“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訴求。和諧城市是上海世博會主題的精髓。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帶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Bettercitybetterlife”的旗幟號召國人創建更為完備健全的美好城市,改善生活。
我們人類不是也不能成為孤立的個體——生態問題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在GDP穩定持續上揚的同時,我們切身體會到國家發布限塑令抑制白色污染;聽聞政府著手降低“兩高一低”類商品出品退稅率;目睹奧運會期間一輛輛無污染的環保車輛承載著四海賓客穿梭于賽場之間。這些舉措,正是城市化、現代化進程中弘揚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體現。但是,身為國際舞臺上一顆成績斐然的新星的中國,在許多體系尚不完備。國人心目中“師夷長技”的思想促使城市建設探求成熟的城劃藍本。上海世博會將會成為解燃眉之急的良方,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渴求國外的借鑒。和諧發展是全人類的話題。金融危機后作為債權國的中國,著力于引進國外核心技術達到節能減排高效率少污染。科學發展觀指出,不僅僅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也要兼顧統籌區域發展。美國三大城市群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高達百分之六十五,日本三大城市群貢獻率更是達到百分之六十九,作為中國三大都市連綿區的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肩上擔當的是提升祖國綜合國力的重任。“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較先進的地區互相協作,甘當領頭羊,再反哺相對落后的地區,促進區域間和諧共處,從而實現共同富裕的理想,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振興華。上海世博會將會成為上海,也為各個城市開闊眼界。
965年前,蘇洵感慨齊人“與嬴而不助五國”導致了自身滅亡,可惜它不懂得聯合大家的力量。927年前,蘇軾勸導古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揭示了自然萬物有其既定規律,只要人們與其和諧相處,便“吾與子之所共適”。古人的智慧說明了區域間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在步入新世紀的今天,在世界一體、交流日益深入的今天,我們應該回想起古蜀人的太陽神鳥金飾——四只太陽鳥相互協助播灑四季的陽光,區域間相互扶助共謀發展振興祖國。數字寓意著順應節氣規律,農時符合與自然和諧的原則,發展產業不忘保護資源以可持續發展。
上海世博會便是學習、實踐“和諧城市”的契機。只有這樣,我們的祖國母親才能接受國際上的種種挑戰,成為一個發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們才能伴隨著城市化的步伐,建設“Bettercity”,擁有“betterlife”,讓中華民族如同太陽神鳥一樣翱翔于世界民族之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