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_900字
好習慣,早養成。有教養,益終生。自幼父母就這樣教育我們。青少年時期,正是人生中求知欲最旺盛,同時也是性格、品行的奠基時期。從小培養良好的道德修養,會在我們的心靈中產生受用終生的影響。
勤能補拙、業精于勤是古代人們對學習的態度。而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有時會遇到困難,有的同學會因一次的失利而選擇了放棄。司馬光小時候并不聰明,背課文記生詞總比別人慢,他為了多學些知識,總是擠出時間來讀書學習,別人在玩耍,他卻在津津有味地讀書。就這樣,司馬光無論春夏秋冬,都始終如一地學習,從未間斷過。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在歷史課堂上,老師曾經向我們介紹過屈原對祖國的忠心耿耿,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大壯國威。也許你會認為這些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愛國精神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但當我讀到《中國小姑娘梁帆找國旗》這篇文章時,十分深切地感受到愛國其實與我們密切相關,愛國在我們青少年身上同樣可以得到體現。一位普通的北京中學生,在國外參加活動時,發現沒有中國國旗,她禮貌而堅定地找到負責人,要求升起中國國旗,小梁帆幾次詢問國旗的事,負責人最后被她感動了,她說:請相信,我一定會找到你們中國的國旗,你是一個好孩子,你有一顆金子般的愛國心!
東亞病夫是幾十年前外國人對中國人身體素質的一種評價,在他們的蔑視中我們能強烈地感受到擁有強健體魄的重要。建國之后我國的體育事業蓬勃發展,一枚枚金牌就是最好的印證。時下籃球成了體育新熱點,同時姚明這個名字也響徹了世界。姚明9歲進體校練習打籃球,經歷過無數的傷痛與超越自我的努力,他于2002年6月27日,在NBA選秀中成為新秀狀元。如今的姚明以在NBA入選全明星賽的首發陣容當中,成為火箭隊不可或缺的首發主力。YAOMING這個很多外國人能發出的中文詞,代表的不僅是體育,它甚至代表了中國的經濟與文化。姚明憑借著他令人信服的球技和為國爭光的精神,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贊賞與肯定。
親師友,習禮儀。講道德,說仁義。三字經中這樣寫道。美德是美麗的,也是平凡的,學習中華民族的道德典范,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質、點亮自己的心靈。我們青少年在學習科學文化的同時,還要培養自己的道德,真正傳承中華美德,培養民族精神,做新時代的四有新人!五年級:jgfujdg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