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水寶寶。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平時洗澡是在家里的浴室里,那你們知道我是在哪里洗澡的、怎樣洗的嗎?前段時間有一群《池州日報》小記者參觀了我們的“大浴室”——池州市污水處理廠,下面就跟著他們的鏡頭來尋找答案吧!
我們的大浴室總共分為四個部分,現在你們看到的是第一個部分——粗格柵。它是由很多組的金屬條組成的,表面有很多粗格子狀的設備,傾斜安裝在大浴室的入口處。它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我身上大塊的污垢,如樹枝、塑料袋、土塊等。當我沖澡時,我身上的污垢就被阻攔在粗格子之外,它們沿著粗格柵的斜面,就像坐滑滑梯一樣溜走了。
接著我就來到了浴室的第二站——細格柵。細格柵與粗格柵形狀雖相似,但表面的格子變小了,因為在這里可以洗掉剛剛沒洗干凈的、細小的污垢,如泥沙等。經過細格柵之后,雖然我身上的污垢變少了許多,但是我的顏色還是棕色的,有時還伴有臭味,偶爾還冒著泡泡。
然后我又來到了第三站——生物池。生物池就像一個大大的游泳池,里面有很多微生物。它們吃掉我身上看不見的臟東西,讓我們變得更干凈。
浴室的最后一站——二沉池。雖然到這里我已經不臭了,也很干凈了,但是為了防止有些“漏網之魚”——細小的泥沙還沒有被洗掉,所以在這里再次進行污泥分離,我變得更澄清了。
經過這么多道程序,我終于洗好澡了。現在我一邊歡快地流淌,一邊興奮地喊著:“江河湖海,我終于可以回家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