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嫁女
晉商嫁女
碎石街有一家遠近聞名的聚德茶行,大東家于德仁是山西祁縣人,五十開外,為人精明干練,在商場中摸爬滾打幾十年,幾乎沒失過手,在晉商中也算是個響當當的人物。可就在幾天前,于德仁遇到了一件讓他頭痛不已的事情。
于德仁的長子叫于發(fā),二十出頭,前些時候去茶山進貨,購得一批上等的茶葉,沒想到中途被結伴而行的奸商掉了包,換成了劣茶。于發(fā)渾然不知,回到茶行一驗貨,才發(fā)現茶葉被人做了手腳。于德仁這個氣呀:原本想讓兒子出去歷練歷練,不想一出去就賠了一大把銀子!
花這么多銀子買教訓,于德仁心有不甘,他想,要盡一切辦法把損失彌補回來。幾天后,聚德茶行放出話來:說要廣招天下少年才俊,誰若能將茶行里的劣質茶葉高價賣出,且能讓買家心甘情愿,掌柜的愿意將自己年方二八、貌美如花的女兒許配此人,并將自己的一半家產作為嫁妝。
此話一出,驚動了方圓百里。其中最關心此事的人,當屬順義茶行的大東家陸惠明。順義茶行開在聚德茶行的斜對面。兩家是冤家對頭,過去的幾十年里,憑著各自的智謀巧計,算是打了個平手。
這天上午,陸惠明叫來兒子陸成,想聽聽他對這件事的看法。陸成說:于家的少爺算是完了,這次做生意賠了那么多銀子,于老板一定很失望,但他也很聰明,說是為女兒找婆家,其實是為茶行找未來的接班人。爹,您想想看,能將那些劣質茶葉高價賣出去,簡直比登天還難,而且還讓買家毫無怨言,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真有人能辦得到,必定不是一般人。
陸惠明呵呵一笑:成兒,這件事也不難辦。于家茶行經營有方,幾十年間也賺了不少銀子,于家一半的家產那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果有人事先設套,暗中假托別人之手將那些劣質茶葉買下,這樣一來,賺了一大筆銀子不說,還娶了一房如花似玉的媳婦,何樂而不為!我就是想不明白,像于德仁這么聰明的人,不應該想不到這一點,他肯定會在其中做什么文章。
陸成豎起了大拇指:爹,您不愧是人中龍鳳,表面上這個問題似乎很難解決,但經您這么一說,簡直輕而易舉,現在仔細想想,于老板的確不會做這賠本的買賣,他會在其中使什么手段呢?說著皺眉沉思了片刻,忽然道:爹,剛才您這么一說,我倒是有了個主意,不管他于老板暗中隱藏著什么計謀,只要按我的意思去做,保證讓于家賠了夫人又折兵。接著在陸惠明跟前耳語了一番,陸惠明聽后哈哈大笑,夸道:將門出虎子,成兒,你將來必成大器,就照你說的意思去做,越快越好。
幾天后,陸成開出最高的價格將聚德茶行所有的劣質茶葉都賣了出去,讓人們意想不到的是,買家竟然是順義茶行。陸惠明放出話來,說他明天要在碎石街當著眾人的面,解釋清楚為什么會心甘情愿地買下那批劣質茶葉。
第二天一大早,碎石街聚滿了圍觀的人。那批劣質的茶葉堆在順義茶行前,像一座小山一樣。只見陸惠明拿著一支火把從店中走出,聲音洪亮地說:我們商人講究的就是誠信,順義茶行絕不允許有任何假貨次貨銷售給老百姓,雖然我損失了一大筆銀子,但我卻心甘情愿!陸惠明說得慷慨激昂,圍觀的人群爆發(fā)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晉商嫁女(2)
陸惠明得意萬分:于家不惜花重金也要想辦法將劣質茶賣出,圖的是不做賠本的買賣;而他花重金銷毀劣質茶卻是宣揚商家誠信為本。這樣一來,于家算是完了,今后不會再有人和他家做生意了。至于于家一半的財產,哪怕只有一兩銀子,也不重要了,除掉了聚德茶行,順義茶行就是碎石街最大的茶行,今后必定是財源滾滾。唯一的遺憾是,陸惠明對這樁婚事并不滿意。
想到這里,陸惠明走到茶堆旁,眼見火把就要點燃茶堆,慢!人群中有人大喊了一聲,陸惠明回頭一看,只見于德仁笑嘻嘻地鉆出人群,從地上拿起一包茶磚,走到他跟前說:陸東家誠信為本,深明大義,實在是晉商中的典范,但我于某人也并非唯利是圖的奸商,您做茶葉生意幾十年,想必分辨茶葉的好壞也易如反掌。說著,于德仁將茶磚上的封紙撕開,用手捏了幾片茶葉遞到陸惠明的面前。
陸惠明將茶葉含在嘴中,細細品了品,臉色微微一變:這哪里是過了期的劣質茶葉,分明是上好新鮮茶葉。趁陸惠明呆愣之際,于德仁沖眾人擺擺手說: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銀子,但我們于家絕不會賺昧心的銀子,大家都看到了,我們賣給陸家的茶葉都是貨真價實的好茶葉,至于那批劣質茶,我已經讓人悄悄銷毀了。于德仁的話又迎來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陸惠明將目光轉向了兒子,只見陸成的頭埋到了胸前,他昨天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讓兒子細細查看那批茶葉,想必他一定疏忽大意,沒有細看,陸惠明這個氣呀……
于德仁真是厲害,借別人之手為他樹立誠信,可陸惠明怎么也想不明白,對方是如何算出他這一計,而且還使出了令人拍案叫絕的將計就計。
于、陸兩家經過這件事大出了風頭,兩家的誠信叫人無可置疑,生意還和以前一樣,各占半邊天下。一個黃道吉日,于家將小女嫁到陸家,而那陪送的嫁妝卻是大打了折扣。
過了一段日子,陸家的小女兒跑來向陸惠明哭訴,說新來的嫂子如何欺負她,哥哥又如何袒護嫂子。陸惠明大怒,叫來兒子質問。陸成笑嘻嘻地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妹妹也不小了,是時候給她找一戶合適的人家了。
陸惠明氣得兩眼發(fā)直,卻也無話可說:眼下兒子新婚,那股熱乎勁還沒過,一定是兒媳在暗中挑撥,搞得家里雞犬不寧。正要趕走陸成,陸成卻不知趣地說:爹,您不要生氣,如果我告訴您是怎樣為妹妹找一戶人家,您一定會舉雙手贊成。陸惠明不明白兒子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怒道:如果你出的是餿主意,我定饒不了你!陸成嬉皮笑臉地湊上來,在陸惠明的跟前說了一番。
陸惠明聽后轉怒為喜,竟連說了三個妙字!
又過了幾日,一位風度翩翩的俊朗少年來到碎石街,在街中最好的一家客棧內住了下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他派隨從遍訪方圓數十里內有名的媒婆,不但贈以重金,還留下一包茶葉。
晉商嫁女(3)
媒婆們口耳相傳,眾人才知道這少年大有來頭:他是京城里一家大茶莊的少東家,這次來的目的,就是要找一位識茶懂茶的姑娘,和對方結為百年之好,共同經營茶莊。如果哪位姑娘讓他相中,他愿意出十萬兩白銀作為彩禮給女方家。少年提出的要求很簡單,他從京城帶來一種蓋世奇茶,有哪位姑娘能說出茶的名稱,那她就是要找的人。
一時間,人們紛紛慕名去品嘗那種蓋世奇茶,品過之后,都說是茶中極品,卻沒有人能說出奇茶的名稱。
十幾天過去了,還是沒有人能說出奇茶的名稱,少年失望之余,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帶著隨從離去。就在他剛要跨出客棧門檻的一瞬間,一乘軟轎停在了客棧的門口。少年并不在意,想要側身而行,轎內突然傳來一個少女甜美的聲音:少東家請留步,你來碎石街住了這么長時間,怎能留下遺憾,如果我品得不錯的話,少東家?guī)淼牟杳?lsquo;春云’。
少年大喜:既然姑娘說出了茶的名字,我也絕不食言,望姑娘說出是哪家閨秀,我好帶上厚禮上門提親。轎中少女輕輕一笑:少東家想找一個志同道合的伴侶將家業(yè)發(fā)揚光大,小女子也有此意,既然你在京城中開著一家大茶莊,想必對品茶很在行,我也帶來了一種絕世好茶,望少東家賜教,如果能品出這是何茶,我愿說出出身哪家。
少女話音剛落,轎中便伸出一只纖纖玉手,手中拿著一只繡了鴛鴦的荷包,旁邊的丫鬟見狀,忙將荷包接過,遞給了少年。少年打開荷包,一股清香迎面撲來,里面放著幾十片嫩茶,他忙命隨從沖泡此茶。
工夫不大,隨從將泡好的茶端來,少年呷了一口,竟皺起了眉頭,再一細品,更是一臉迷惘。旁邊的隨從略帶驚訝地問:少東家,我們茶莊幾代經營茶葉,在這方面可是經驗十足,難道您就品不出這是什么茶?少年滿面疑惑道:這茶的確是茶中仙品,難道這世上真有我沒有喝過的茶?
半個時辰很快過去,轎中的少女再次發(fā)話:既然少東家說不出這是什么茶,小女子只有先行別過。翠兒,將客棧的掌柜叫來,我有話要說。轎旁那個叫翠兒的丫鬟應聲而去,片刻,將客棧的掌柜請了出來。轎中少女說:掌柜的,我留一些茶葉放在您的客棧內,如果有哪位少年能說出這茶的來歷,我愿以身相許,到時候也會重金酬謝掌柜的。
轎中少女的話意思很明顯:如果誰能說出這茶的名字,她就會嫁給誰。這下可熱鬧了,前往客棧內品茶的人,當天就擠破了門檻。而那位風度翩翩的少年也灰溜溜地離開了。
轎中的少女自然是陸家的千金,連陸惠明都嘖嘖稱贊,兒子陸成這一招真是登峰造極。
原來早在幾年前,陸家就開發(fā)了一座荒山種茶,而且還培育出兩個新茶種,味道絕不亞于當今的幾種頂級茶葉。如何將這兩種茶葉推出,陸惠明頗費了一番腦筋,也想不出好辦法。直到前段時間,陸成說出了一計,那兩種新茶才有機會隆重登場。
晉商嫁女(4)
京城來的少年是假,托媒婆說媒也是假,但陸家想要的結果卻實現了。在短時間內,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那種蓋世奇茶,而且品過的人都連連叫好,這第一種培育出的茶算是有了名氣。接著,這第二種茶也粉墨登場,那就是陸家小女放在客棧里的那種茶。陸惠明也是胸有成竹,他料定去客棧品茶的人定會擠破門檻。你想想看,連京城的大茶商都喝不出的茶,那要好到哪里去呀!
陸惠明絕不擔心有人會說出新茶的名稱,因為那新茶的名字是他們陸家取的,別人怎么會知道呢?然而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卻大大出乎陸惠明的意料。
這天傍晚,陸惠明正在店里查看賬目,陸成匆匆跑進來,一臉慌張地說:爹,不好了,有人竟然在客棧里說出了新茶的名稱。陸惠明心頭一驚:這怎么可能?當他得知說出新茶名字的人竟然是于家的少爺于發(fā),他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其實陸成這一計分成兩步,第一步是宣傳新茶;第二步是為了妹妹的婚事。于、陸兩家在生意上是明爭暗斗,兩家的兒女暗地里卻是情投意合,如果正面提出婚嫁,必會遭到兩方長輩的反對。于是,四個年輕人在私底下商議,如何才能讓長輩同意這門婚事?既然兩家都是商人,他們就在生意上做起了文章,既要雙方長輩覺得有利可圖,又要成全他們有情人的心愿,這聽起來很難,但他們都做到了。
先是于家小女借助哥哥生意上的疏忽,替父親出了一個立誠信的妙計,陸成又來了個里應外合,成功地將意中人娶進了門。緊接著,陸成出了一計,隆重推出了新茶,再悄悄告訴于發(fā),新茶名叫香雪。
等到陸惠明和于德仁知道事情的真相后,非但不氣憤,反而很開心,有了這么聰明的兒女,家業(yè)豈能敗落!
從此之后,兩家人齊心協力,生意越做越大,成了晉商中商家團結互助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