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大年_1200字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造就了中國的多種多樣,各具特色的文化與傳統(tǒng)。單從過大年的方式,就有明顯的不同。 我的老家在江蘇省的海安縣,這里又被稱為“魚米之鄉(xiāng)”。自古以來,這里盛產(chǎn)水稻大米,小麥和海鮮。據(jù)說以前,這里的百姓靠著大海里的海鮮生存,因為這里臨近大海,經(jīng)常遭受海浪的襲擊,當(dāng)?shù)鼐用裣M蠛S肋h(yuǎn)平靜和安祥,就有了“海安”這個名字。 雖然海安被四個大城市包在中間,城市也很現(xiàn)代化,但當(dāng)?shù)氐陌傩找琅f保留著他們最古老的手藝和傳統(tǒng)。在海安,最能體現(xiàn)當(dāng)?shù)貍鹘y(tǒng)的并不是大年初一(過年當(dāng)天),而是除夕。在那一天,人們很早起床,準(zhǔn)備各種食材,開起爐灶做飯,擺滿豐盛的一大桌,但這些飯并不是給人吃的,而是供給神靈吃的。怎么一回事呢?原來這一帶的人信奉菩薩,除夕那天人們準(zhǔn)備好美味的飯菜,燃放爆竹、煙花。香氣四溢、鞭炮震天,全家人開始祭菩薩啦,愿菩薩保佑自家一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萬事順利。 祭完菩薩之后呢,就要開始祭祖了。祭祖,顧名思義,就是紀(jì)念和緬懷自己的祖先。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燒紙錢,折好的銀色的小元寶。我從小就對那種閃著銀光的紙錢很感興趣,在這之中其實也閃爍著當(dāng)?shù)厝嗣竦闹腔邸總€人都有對榮華富貴生活的向往,對祖先獨特的緬懷和思念。當(dāng)?shù)匕傩諡榱瞬蛔屪约簾募堝X被別人的祖先“搶走”,還會在紙錢袋上寫上自己祖先的名字,就像送快遞一樣“對號入座”。其實我知道,所有人也都知道,這些紙錢并不會真的到自己祖先那里的,但為什么每年人們還要花費挺多時間和精力去折紙錢、燒紙錢呢?我媽媽是這樣告訴我的:這其實是對逝去親人表達(dá)無限思念的一種方式。每年這個時候,家人都會一起追憶自己的祖先,追憶他們曾經(jīng)奮斗的歲月。 祭完菩薩、祭完祖先,滿懷感恩的心情,終于我們可以動筷吃飯了。在除夕那晚,一家子人圍在大圓桌邊上,邊吃飯邊聊天,難得的清閑,難得的大團(tuán)圓,這就是春節(jié),是一個團(tuán)聚的日子,即使路再遠(yuǎn)也一定要趕回家,享受這份家人一起的喜悅,也許這就是中國人特有的家的情結(jié)。除夕晚餐,大部分食物都是大魚大肉,擺上滿滿一桌,十分豐盛,一家人吃得肚皮圓滾滾的,也對未來豐衣足食許下了美好的心愿。而初一當(dāng)天,飯菜則比較“寒酸”了,大部分是素食,比如豆腐炒青菜、干炒豆角等,比起除夕差了好遠(yuǎn)。我覺得特別好奇,理論上大年初一要吃得更好才對。問外婆這是為什么?她說這是當(dāng)?shù)亓鱾飨聛淼娘L(fēng)俗,初一是新的一年開始,吃素是對過往生活的感恩,是憶苦思甜,并告訴家人要節(jié)儉,珍惜新一年的好時光。這充滿儀式感,很有深意,讓我受益匪淺,中華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到了大年初二,家里又多了一個項目。這天,各房親戚都會歡聚在一起,熱鬧非凡,要擺上好幾大桌。當(dāng)天,主人家忙得熱火朝天,可累壞了人。但在那時應(yīng)該是人們最開心的時候了,一大家子的團(tuán)圓啊。你們看!就在小小的廚房里,一個人洗菜,一個人切菜,一個人燒鍋,還有兩個人炒菜。煙霧中、炒菜聲中,一陣陣歡聲笑語,雖然額頭淌下大滴大滴的汗珠,但沒有一個人想停下,一個個都忙得不亦樂乎,多么美滿溫馨的畫面啊! 春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千個地方有一千個過年的風(fēng)俗。在海安,雖然傳統(tǒng)的禮節(jié)復(fù)雜如日本茶道,但其中蘊含著當(dāng)?shù)厝嗣駶鉂獾闹腔酆蛯ξ磥砻篮蒙畹南蛲推谂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