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下這個答案之前,我也看了一些評論,很多人不敢茍同導演這部電影的理念,認為應試教育,是目前最公平的上升通道,素質教育,是有經濟條件的家庭,才配擁有的玩意兒。
可是,代入到孩子的內心,你們想要怎樣的父母?
我認為電影不僅僅是在說,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從頭到尾,導演并非在反對應試教育。而是在強調,終生學習,終生思考。
一開始,童年馬飛,便受到來自老師的惡意,認為他缺根弦。這種場景,很多人都熟悉吧,小時候,犯錯了,父母老師很少耐心的教導你,為什么犯錯,怎樣做是對的。而是粗暴的問,你怎么這么蠢??這么簡單都不會!
我蠢嗎?我也不知道。
少年馬飛,因為厭學,所以曠課,看武俠小說,面臨退學風波。母親不惜下跪,為他求得一個上學的機會。
母親很愛馬飛,可是母親卻對馬飛說,你這么笨,能考進年級前十么?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長了年級前十的樣子么?
另說一句,一開始覺得任素汐演技忽然尷尬了,那臺詞,就像剛從驢得水的劇組回來。后來發現,任素汐和老孟,是這部戲溫情中的笑點,雖然仍然尷尬,但尷尬里也讓我笑了幾次。
父親反駁了母親,年級前十應該長什么樣子?
少年馬飛,和出獄后的父親,是電影的主要描寫部分。父親做的第一件事,是告訴馬飛,你很棒,你不笨,你不是廢物。
電影里,父親是一個出獄的工程師,幾乎給了馬飛最差的物質條件。卻也拼盡全力,讓馬飛重拾信心。
很多人認為一個年級墊底的孩子,僅僅用了一學期,便成了年級前十,讓辛辛苦苦每日熬夜刷題的孩子們,成了笑話。
我覺得,這個劇情沒有問題。努力加不熱愛,努力加熱愛,哪個會更好。
馬飛,初中的一次期末考試前夕,找到了畢生熱愛的事情,確定了心中的夢想。刷題的我們呢?可知道自己的夢想?可知道自己努力的目標?
電影探討了一系列話題:
1)成績最優異的孩子就一定是最健康的么?
2)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考大學么?
3)考上大學后是不是就不需要學習了?
總體而言,
這部《銀河補習班》的確是一部很有野心的作品。2個半小時的觀影歷程,如同坐上了一場情感過山車。
